随着微信的兴起,用户的品牌接触点更是被细分,没有一个媒体能够值得押宝!大品牌做媒体的人会异常痛苦,我把他形容为 “失控”。因为,给你一个亿,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花才有效,也许效果最好的可能就是一段不用花钱的微信段子,投放基本是失控的。这个时代对小品牌说是很幸福的,几个有想法的年轻人就能很快的在互联网引爆一个品牌,很多品牌快速串红。
那么,在这个又痛苦又充满机会的时代,我们怎么来做品牌推广呢?
第一个法则:
每个品牌都要有鲜明的品牌价值主张,品牌人格化。
每个品牌需要传播给用户的无非就4个问题:
我是谁?我为谁?为什么选我?我能提供什么?
在互联网上,一个大众脸的品牌让用户被认知只能靠反复不断的曝光,这个成本是创业企业无法承受的。那么,我们只能让品牌变得个性鲜,让用户看一次就能记住,减少认知成本。让品牌更加容易被人认知。
所以,品牌要赋予鲜明的个性和价值主张,这个不需要多说了,看看苹果的极简美、江小白的90后青春活力小酒就明白了。一个品牌就是一个人,他能够代表着一种立场和态度,用户买了他,就是代表着一种性格。
品牌分为两种,一种是图腾品牌,他代表了你的渴望,代表了你想做但是做不了的,是你心目中的英雄,thinkdifferent的苹果。一种是影子品牌,他代表了现实中的你,他就是你的知音,他就是和你玩在一起的人,比如小米。
那么,不管哪一种,品牌都需要 一个独特的性格。 所以,在构思品牌名字、设计VI 的时候,就要传递出这种性格,我不是江小白的托,我觉得他们做的就非常值得学习。
第二个法则:
三位一体的品牌打造,用人物品牌来统领产品品牌、公司品牌。
产品做差异化是有难度的,但是每个创始人的性格 和形象的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大家发现没有,互联网企业的老板都是非常性格鲜明的,而且是基本和企业捆绑在一起,提起小米就是雷军,提阿里肯定就是马云,哪怕是小小的雕爷牛腩一说起来就知道那个雕爷。但是传统企业做的再大,普通用户是很难知道中国石油的老大、中国联通、中国银行的老大是谁?
用公关的玩法玩企业,是这个时代营销的特点,推广一个品牌和产品是非常 有难度的,那么让用户记住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倒是比较愉悦的。所以,很多品牌的兴起都是和创始人人物品牌 的兴起同步,陈欧的我为自己代言,现在连格力 的董明珠也开始自己代言了。
现在的互联网基因 企业的CEO都是公关炒作高手,雕爷,雷军 ,陈欧等都是段子大王,他们擅长自我营销,通过塑造个人形象,让用户对个人产品信赖,然后把这份好感投射到产品上。所以,哪怕锤子手机那么锤子,还是有很多粉丝矢志不渝!这就是人物品牌的力量。
所以,每个企业家要开学成为微薄、微信达人,要经常发出声音,制造话题,四处曝光,这样可以大量节约公司品牌的投放成本。
第三个法则:
精准性感的核心客群定位,建立垂直的粉丝社群。
要让定位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炫耀的话题:深度去挖掘用户的情感需求,抓住一个 精准的客户,然后通过他们去口碑引爆,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比如,江小白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一改传统高达上的白酒形象,祭出 青春小酒,专门卖给年轻人。反而一下子就火了。因为大家都去寻找一个身份认同,这个品牌代表了我,喝他就代表我还青春。还有我一个朋友做了一个产品,就是把卫生巾、生姜红糖等女用关爱产品卖给男性,塑造一个暖男的品牌形象,用他的产品就意味 着我是暖男,很快受到男人们,特别是恋爱中男人们的追捧。原始品牌定位 最 是针对一个高势能人群 ,比如 苹果他开始 就说他是卖给艺术家 和 设计师 的品牌 ,他 一开始 就树立 了高势能,让屌丝 也 趋之若鹜。
找到了精准性感的定位后,最好还能建立一个垂直的粉丝社群。品牌可以利用社区充分调动粉丝们的积极性,让粉丝们相互强化认同感, 我就是这个调调。小米的粉丝营销大家都很熟悉了,粉丝不仅是产品持续改进的灵感来源,还是传播最佳的工具。
垂直的粉丝社区是品牌和用户谈恋爱的地方,他是品牌的护城河,有了忠实 的粉丝,品牌就有更强的抗击打能力,可以更有耐心的做出让人尖叫的产品。
第四个法则:
让人尖叫的单品。
产品要尖叫,这是 互联网 时代非常常用的话。那么什么叫做尖叫呢 ?泡哥觉得尖叫的产品并一定是全方位的极致,因为企业的成本有限,把方方面面都做到极致是一般企业在资源和时间上无法承受的,但是,一个品牌需要就用户非常需要的一个痛点做出非常有压倒性优势的卖点。
好的产品应该具备两个特点 :
1,产品用了都说好,用了还想用,这个就解决了复购率 的问题,没有频次的消费是没有想象空间的,哪怕是手机也都要更新换代。
2.包装要有看点,包装本身就是一个自媒体,让用户用了就愿意去晒,去炫耀,这样就可以让更多 的用户看到。这个就是解决了多次传播的 问题。
只要一个品牌能够做到 如上两点,用了还想再用,用了能够拿来晒和炫耀,这个品牌就应该说是成功了。所以,大家会看到,雕爷牛腩就设置了很多场景,勾引用户来拍照,来分享,把产品本身做成传播源,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认知成本的问题。
要做到让人尖叫的产品。他的核心是用户的洞察!是洞察而不是调研,因为很多需求用户自己也是无法提出来的,需要创始人去挖掘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些需求会被隐藏的很深,但是你如果把他做出来了,一下子就把用户打动了:哇塞,这个就是我想要的,你帮我实现了,亲爱的,我爱你!
好的产品是为了解决用户在具体使用场景下的痛点而生!比如,泡范儿茶,他能够做到常温即溶,为啥?因为我以前在公司的时候,经常在饮水机前等开水,总要排队,好不容易等到了,水又变成了温水,非常郁闷。所以,这个就是很多白领的痛点,那我现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实现了矿泉水速溶,让很多运动的人,户外的人和出差的人也能享受到茶饮。
第五个法则:
紧随热点、红人,持续的制造话题。
这方面大家可以好好研究雕爷,比如刘一手无意中在店里邂逅苍井空,粉丝暴增几十万。比如,全年比特币很火爆,雕爷就顺势推出可以用比特币做结算。马上在比特币论坛里炸开了,一下子让几百万比特币玩家对这个品牌有了好感,虽然去使用的人非常少,但是广告效应不亚于投放了一次新闻联播广告。
还有,靠着奔驰送煎饼,开着宝马X5送水果等等,都是制造了一些话题点,让用户们去讨论,去传播。
所以,我在公司的时候,每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注百度、微博的热词,搜索排行前几的事件,然后团队讨论今天的营销话题应该是什么, 然后跟着这些话题来写软文,可以获得大量的 关注。造势很难,成本很高,借势是低成本高收益的 干活!
所以,一个品牌如果会利用好话题营销,可以很快的走红。马佳佳就利用了去万科演讲这个事件而 获得了大量的曝光率。一个漫画APP也是用好玩的 漫画形式制造了一个话题在朋友圈疯狂转发,一周下载量就突破百万。这些都是免费的,但是在他们引爆之前都是做了一段时间的蛰伏,开始他们会慢慢的积累一些种子用户,当种子用户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可以不断推出话题,快速实现传播。
第六个法则:
跨界合作。
传统时代是10%用来制造传播素材,90%的钱用来做推广。但是,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可能99%的钱用来制造话题,只有1%的引爆推广就能马上走红起来。因为,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中心,每个人都愿意去分享。跨界,就是制造传播素材非常有效的方式,他不仅可以让双方的粉丝相互关注,还可以强化品牌形象,比如HM跨界大卫贝克汉姆,比如阿玛尼和咖啡厅跨界。
所以,当一个品牌刚起来 的时候,尽量去傍大款!借用优质品牌形象来给自己背书,很好的提高品牌形象。以前中国品牌美邦就利用变形金刚好好的火了一把。
第七个法则:
做标准。
现在流行一个词:降维攻击。比如我卖的不是床品,而是睡眠管家,根据你睡觉的姿势、身材来量身定制一套床上用品、睡前的读物、香氛、灯光等,那么消费者就不会局限在比价上,而是关注了标准带来的专业呵护服务。用一套标准来和人家一个单品竞争,那么优势就很明显了。
所以,很多品牌一开始的时候,他就会抢占行业的制高点,制定行业的标准。褚橙比较甜,但是又不是最甜,不上不下,比较尴尬,结果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玩的标准:中国的甜度,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甜!
一开始进入一个精准并有可延展性的细分市场 ,然后快速制定标准来告诉用户,无形中就给自己品牌树立了非常好的竞争门槛。
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是分享和互助!这个时代日新月异,一切的经验很快就会被淘汰,比的就是学习能力。我们永远在路上,每个人都有屌丝逆袭的机会。
- 上一篇:传统企业该如何把握微信营销商机?
- 下一篇:十堰微信营销失败的4大原因